位置: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会议资讯

【会议资讯】2025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学术研讨会拱墅区分会场一活动——多元主体共探托育新形态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0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多元主体共探托育新形态

——2025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学术研讨会拱墅区分会场一活动


2025年10月18日上午,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联合承办的“友好·协同·创新”—2025年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一分会场“为了多元主体的托育环境创设新形态”专场,在杭州市东新实验幼托园新悦园区举行。



01 运河之畔的托育之约

 澳大利亚婴幼儿创造性学习中心园长 Shiana Morgan-Ruhan,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副教授邹群霞,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育系荣誉研究员胡江波,宁波慈溪市实验幼教集团园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吴桢映,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幼儿教育杂志社主编张明炯,江苏省省级机关河西幼儿园园长、江苏省托育事业发展促进会质量专委会副主任周茜,温州市瓯海区早教指导中心主任陈斌斌,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书记、园长左燕君,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幼儿教育杂志社编辑汤晨璐,拱墅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胡晓勇,波菲教育科技董事长叶昌华以及省内外幼儿园园长、托班教师2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共同探索托班多元主体下的环境创设。

本次活动在杭州市东新实验幼托园书记、园长周蕾老师的介绍中拉开了序幕。周园长作为东道主热情的欢迎国内外各位专家同行的到来,并通过创办与突破、“亲自然生活”养育环境、医教融合、共同生活四个关键词介绍了幼托园近年来托育发展历程,展现着托幼一体化背景之下对托班环境的思考与前行。

1  国际经验赋能:跨国域托育智慧的深度分享

《基于游戏的婴幼儿学习方案与环境》

澳大利亚婴幼儿创造性学习中心园长  Shiana Morgan-Ruhan

 来自澳大利亚的儿童教育实践者Shiana从国际视角切入,围绕“婴幼儿游戏化学习项目与环境”展开,用她在儿童教育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工作经验向在场的老师们重点介绍了游戏化学习的内涵、在早期教育中的核心价值,以及真实教学环境中的实践运用。Shiana强调了实践中应避免的误区,保护幼儿安全与激发幼儿探索欲的平衡,旨在为婴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关怀、启发与包容的成长空间。

2  托育智慧碰撞:区域实践经验的温暖分享

《呼应式环境:基于 0-3 岁婴幼儿发展需求的托育空间与材料研究》

江苏省省级机关河西幼儿园园长、江苏省托育事业发展促进会质量专委会副主任  周茜

周茜园长以“呼应式环境”为主题,指出当前托育空间创设的核心问题与发展方向。周园长提出,托育环境应遵循安全、适应、发展与丰富四大原则。空间应设置生活能力、动作发展、感官认知、阅读与艺术五大区域,配备适龄、多样、可动态调整的玩教具,并建立材料安全评估与家庭参与机制,构建真正呼应婴幼儿发展需求的托育环境。科学的环境创设,不仅是空间设计,更是对早期发展规律的深度回应。

《从“小班化”到“适托化”:托班环境的范式转型》

温州市瓯海区早教指导中心主任  陈斌斌

陈斌斌主任围绕托班幼儿发展需求,以“安全、信任、好玩、有趣”为核心理念,构建区别于“小班化”、并能全面支持托班幼儿情感、自理、探索与运动能力发展的"适托化"综合环境。通过营造家庭式温馨氛围,帮助托班幼儿建立安全感与依恋关系;在生活场景中嵌入真实操作环节与图示引导,促进其自理能力与成就感发展;确保空间布局合理流畅,材料投放安全有序,并结合自然元素与感统运动设施,支持身体协调与感知发展。通过持续观察与优化,实现与托班幼儿成长的双向促进。

《一米视角”里的托育温度》

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书记、园长  左燕君

左燕君园长分享在托班建设中的“回应性教育”实践,提出“把家搬进幼儿园”理念,旨在打造如家般安全温馨的环境,尊重每个幼儿作为“理想家”的个性。左燕君园长强调环境创设注重自然与适龄,选址兼顾采光、通风与活动资源,布局强调色彩与材料的情感呼应。围绕幼儿发展,通过语言浸润、户外游戏、多感官体验和一日生活引导,促进语言、身体与认知全面发展。

3  沉浸式场景观摩:在环境体验中感悟教育本质

参会老师们走进幼托园开展实地观摩,深度感受“环境即教育”的鲜活实践。园所通过多元场景创设,让教育自然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走廊区域,医教融合的体验空间将健康知识启蒙与日常动线结合,运动馆为托班幼儿打造“动感天地”,户外场以树叶、石头等自然材料为载体,开展自然美学活动,幼儿深度探索自然与手工的魅力。托班教室内,低矮设施、可视化动线、梯度材料架等细节,处处彰显对低龄幼儿的贴心关照,支持其照料能力与认知经验同步发展。

从公共区域到班级空间,园所将“儿童视角”贯穿环境创设始终,让每一处场景都成为托育的“隐形教师”,生动诠释了“看见儿童、浸润成长”的教育本真。

宁波慈溪市实验幼教集团园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吴桢映

研讨会的最后,吴特对四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总结与升华。Shiana老师从澳大利亚实践出发,强调游戏化学习是早期教育的核心,并指出环境创设应服务于明确的养育目标。周茜园长聚焦“互应性环境”,提出通过科学规划空间与材料,构建支持婴幼儿主动探索的成长场景。陈斌斌园长着眼于托幼一体化,系统阐述托班环境创设的四大核心要素,并强调材料的适龄性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左燕君园长则贯彻回应性照顾理念,以“把家搬进幼儿园”为路径,通过环境营造与家园共育,有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整体而言,四位专家的分享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为托幼环境创设提供了理念启发与实践参照。

本次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学术研讨会分会场的活动,对过往各园托班环境创设实践进行了总结回溯;为各位老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托班环境创设思路与样本;也是创设幼儿友好、多方协同、持续创新的托育环境迈向新征程的重要起点。它让我们看到,托幼一体化建设正以蓬勃生机持续推进,“看见每一个幼儿、看见每一刻成长”的教育追求,正成为托育领域最美的可能。

未来,让我们继续以专业为舟、以爱为帆,在托育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笃定前行,共绘婴幼儿幸福成长的美好图景!

-END-

编     辑| 邢慧林

审核人| 王     磊 吕耀坚


网站—学会二维码.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