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会议资讯

【会议资讯】 “2025 年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学术研讨会” 在拱墅顺利开幕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0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 年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学术研讨会”

 在拱墅顺利开幕

聚焦婴幼儿发展前沿  共探教育创新路径



在拱墅的秋日晨光里


我们共赴一场关于婴幼儿发展的思想之约


只为让每一颗幼芽


都被世界,温暖呵护


















































































       

2025年10月17日,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联合承办的 “友好・协同・创新”—2025 年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市拱墅区瑞莱克斯大酒店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婴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园长、保教人员、高校师生、儿童保健医护人员等 6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动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幼教教研员虞莉莉;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燕;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期发展项目国家级专家邵洁;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委会主任、浙江省医师协会妇幼保健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秘书朱冰泉;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吕耀坚;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邹群霞;《幼儿教育》杂志主编张明炯等出席了开幕式。




Part 01

领导致辞:共绘托育发展新图景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副局长 王平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平致欢迎词,他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拱墅托育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王局长表示拱墅区始终将婴幼儿照护服务作为提升区域民生温度、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拱墅区坚持政府主导、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深化保教融合实践,着力构建普惠、安全、优质的托育服务体系。同时以“集成化协同、专业化支撑、全域化推进”为路径,努力让每一个家庭“托得安心、育得放心”,让每一位婴幼儿在温暖有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此次盛会落地拱墅,既是肯定,更是激励。他期待以会为媒、借智聚力,与各方专家共探托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共同书写“拱墅优育”的崭新篇章。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邵洁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邵洁教授作会议致辞。她介绍,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是省一级非营利性学术团队,由10个专委会组成,始终秉持 “服务儿童、服务家庭、服务社会” 宗旨,致力于团结省内学前教育工作者解决行业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她提到,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澳多位专家作主旨报告,还设置三个平行分会场,是对婴幼儿教育领域热点问题的深度回应。她代表研究会,感谢拱墅区教育局、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及协办幼儿园等各方的支持,也期待此次思想碰撞,能为浙江打造普惠、优质、协同的托育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助力“浙有善育”从愿景走向现实,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Part 02

主旨报告:思想交锋,启迪未来



开幕式后,研讨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育学院 Sheila 教授做题为《婴幼儿教室中的优质互动:由哪些语言特征构成》的报告。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Sheila





Sheila教授基于多年对婴幼儿语言发展与社交互动的研究,从幼儿个体语言经验的视角,提出“幼儿的参与和动机”“教师的回应和引导”“”是情境的影响和塑造”构成“师幼优质语言互动的三大元素”。


她认为教师可通过观察和反思从以下方面提升互动质量:


01

回应式语言

强调教师及时捕捉婴幼儿的表达信号,用重复、拓展的方式强化沟通

02

情境化语言

将语言融入生活场景与游戏活动,帮助婴幼儿建立语言与实际意义的关联

03

情感性语言

教师用温暖、积极的语言语气提升婴幼儿的安全感,促进其主动交流的意愿

     

报告中,Sheila 教授还通过视频片段展示了不同语言互动模式对婴幼儿行为表现的影响,引发在场代表的热烈讨论。

     

接下来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燕以《托班课程的设计与框架》为题展开分享。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王春燕


王春燕教授从 “托班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方式” 的分析出发,提出托 班课程设计的理念:温暖接纳,安全有爱;儿童为本,全面发展;照护为主,教养医结合;主动发展,积极回应;欣赏差异、因才施教。进而提出托班课程的生活性、游戏性、关系性及低结构性和高回应性的特质。最后依据相关文献与资料从托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内容构架做出分析,并结合大量的视频阐释了托班三维结构模块的课程内容框架。为实践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的设计思路与操作路径。


最后一场报告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教学专委会委员、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俞春晓主讲,题为《养育协同・集成化驱动 —— 杭州拱墅托育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委员 俞春晓


俞春晓主任以拱墅区托育服务实践为视角,阐释了“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家庭协同、院地合作” 的集成化托育发展模式。她根据拱墅区托育发展监测数据,指出本区近三年入托幼儿增长率高达 425.72%;同时基于托育教师需求调研结果,从“环境创设、生活保育、早期学习机会开发” 三大关键维度推进专项研究与精准培训。俞老师通过多个实践案例生动呈现了拱墅区的探索路径,为各地托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 “拱墅经验”。



首日主会场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三位专家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也为后续的分会场研讨与工作坊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10月18日研讨会将分为 “托育环境创设新样态”“生活保育精细化实施”“早期学习机会适宜性支持” 三个分会场,在拱墅区三所幼儿园同步开展,进一步带领与会者深入探讨婴幼儿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


                   

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


更是一次推动普惠托育高质量发展的集体行动


让我们携手同行


以友好为基、协同为桥、创新为翼


共同守护0-3岁生命的最初小柔软



编    辑| 刘     莹

审稿人| 吕耀坚

网站—学会二维码.png